由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广州市低碳产业协会、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和广州市万绿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13国际高校合作:基于低碳设计的工业废弃物升级利用”系列活动于2013年5月10日至5月24日在湖南大学成功举行。
设计工作坊主要围绕“2013环境未来•低碳设计竞赛”活动展开,前来参加活动的高校在所在国均名声不俗,8所国内高校分别为湖南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江南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燕山大学、四川美术学院、大连工业大学,他们均是国内工业设计学术界的佼佼者。而来自英国的高校中,不乏像布鲁内大学、林肯大学等享有国际盛誉的名校。今年新加入的韩国代表队弘益大学,更为韩国工业设计首屈一指的高校。每个学校派出1名带队老师和2名学生参与比赛,以院校和国际两种团队组合方式共同参与“环境未来•低碳设计竞赛”,通过他们的创意和智慧,基于工业余料这种特殊材料进行创意设计和模型实物制作。
工作坊期间,师生们参与了多场论坛和讲座,各校代表老师分别交流工业设计教学经验,探讨低碳、环保和可持续设计的未来图景。此外,组委会还安排师生们前往长沙开发区、创意区和中联重科等企业参观,与企业进行深度交流。
在湖南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活动在短短2个星期内就取得了显著的创意成果,一共产生了40多件优秀创意设计作品,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有时代意义的创意设计盛宴,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升级利用废物的低碳创意设计空间。
在5月24日举行的活动颁奖典礼暨作品展览开幕仪式上,教育部国际司欧洲处处长杨晓春、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文化教育领事博安格、国际工业设计师协会联合会主席李淳寅、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何人可教授等领导出席颁奖仪式。集团品牌文化部总监韦蕊代表万绿达集团出席颁奖仪式,为最终大奖“最佳国际团队奖”颁奖并致辞。韦总监表示基于工业余料和废弃物进行设计创意,强调通过创意智慧和低碳设计技术改变原有废旧材料的利用形式,区别于传统的回炉、提炼等化学或物理方法等二次加工处理方式,“升级再造”大胆运用创新设计智慧,在研究各种工业余料在属性、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性的基础上,挖掘“可用性”和“艺术性”,巧妙地重构原材料结构形式和零部件关系,令其以新的产品形式再生并转化为具有新功能价值的用品,创造出远比“回归原料”更高的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与此同时,本次活动得到了来自产业界的大力支持,共有4家企业提供产业需求和工业余料作为设计创意素材,再一次实现了产学研的完美结合。
本届大赛创作出一批非常优秀的作品,其中清华大学代表队创作的“阳台鱼菜共生系统” 获得最佳校际团队奖,由湖南大学易军老师带领的国际团队创作的“Tyre-d鞋”获得最佳国际团队奖。所有设计作品将在湖南省科技厅一楼展厅进行为期一周的公开展览,向所有观众开放。在长沙的展览结束后,所有展品将运往广州红砖厂创意园内的EMG·ART·大石馆,参加从2013年6月5日开始为期一个月的世界环境日八馆大型联展。
Recycle:不改变废旧物的形状、材质为前提,只进行严格的清洁、消毒等处理工序,达到再次使用的目的。我们使用Recycle,不用的物品,我们重复利用,直到不能在用为止。
Downcycle:通过分类、干燥、分离、破碎等不同的物理或化学工序将废旧物品还原为原材料,重新回归生产链。我们使用Downcycle,不能再用的物品,我们把它融化,把它变为原来的样子。
Upcycle:摒弃将废旧物品回归为“原料”的模式,以创新设计思维,改变废弃物的形态特点、重构零部件关系,以新的产品形式再生,转化为机油新功能价值的用品。我们使用Upcycle,废弃物品,我们加工,把它变成艺术品,可以再用的生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