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为期2周的中英高校低碳设计大赛在万绿达落下帷幕。来自中英两国16所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师生们在“中英高校合作:基于低碳设计的工业余料升级利用”主题下,完成了68件作品,不仅赢得了专家及业界好评,还给中英在低碳领域加强合作提供了新思路。
主办方之一的广州万绿达集团董事长李远峰表示,此次两国高校合作性比赛的特点,是必须从生产链上遗弃不用的工业余料入手,要求设计者这些“限定用材”中发挥想象、根据材料特性展开设计,而不许使用粉碎、回炉等传统方式加以利用,形成真正的“低碳回收路径”,并具有商业应用价值,“对两国高校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事实证明,中英两国高校学生经受住了考验。他们从万绿达集团提供的24种工业余料中发挥出创作的灵感,大到油桶、化学制品桶,小到纸箱、米袋,在学生们的精妙构思下,变成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桌椅板凳、玩具礼品、帐篷、屏风……由广州美术学院、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和布鲁内大学组成的团队,更是凭借100%的材料利用率,获得第一名。他们将废旧塑料桶变成了铲子、花盆和衣篓,赢得了评委们的高度称赞。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高等教育项目总监张静说,这次以商业应用为最终目的的工业余料设计活动开创了中英两国在低碳领域合作以及国际工业设计合作的先河,“这对两国企业和低碳产业之间加强经贸合作交流也具有宝贵意义。”
参与本次活动的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教师简·潘蒂(JANE PENTY)说,这是一次“梦想中的活动”。她说,对英国师生而言,在中国参加这样的活动能够拓宽视野,与中国师生在可持续发展话题上的交流对于两国未来长远合作、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在两国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的支持下,中英两国高校近年来在低碳领域合作频繁,“花样百出”。本次大赛期间,中英师生们举行了多场论坛和讲座,各校代表会分别交流工业设计教学经验,探讨低碳、环保和可持续设计的未来图景。此外,组委会还安排师生们前往顺德广东工业设计城、广州包装印刷文化创意产业园、广州万绿达集团和2050环境未来馆等地参观。学生设计作品还在广州美术学院、广州万绿达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展览。